分類彙整: 琐事

天下政府一样黑

任何一个政府在面对来自于人民的威胁的时候,唯一的反应就是镇压。就算是号称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美国,也不外如是。以下转载明报的新闻一则

【明報專訊】維基解密面對的封殺壓力愈來愈大,繼鏟除域名、中斷伺服器支援後,又失主要經濟來源。網上付費服務提供商PayPal發表聲明,表示已終止該網站的網上捐助戶口,皆因維基解密「違反了使用政策」。PayPal聲言﹕「我們的支付服務,不能被用來進行任何鼓勵、推廣、促進或指導他人從事任何非法活動。」

維基解密在twitter上證實了捐助戶口被封,直指這是出於美國壓力。推文將讀者引導向一個捐助網頁,讓支持者用信用卡、銀行轉帳等方式繼續支持。這次財政封殺恐令維基解密元氣大傷,因為PayPal是它接受捐款的重要渠道,也被認為是支持網站最簡便的方式。上周五一家美國域名供應商,將維基解密的域名刪除,亞馬遜亦在美國國土安全部官員聯繫後,停止對維基解密提供伺服器服務。維基解密表示已找來一家瑞士公司提供伺服器支援。

美封鎖消息禁公僕閱電文

美國政府還試圖展開消息封鎖,向數十萬聯邦僱員和合約員工下令,不得閱讀由維基解密和世界各地新聞機構公布的秘密電文和其他機密文件,除非他們持有所需要的授權。在美國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的學生,亦收到來自國務院官員的電郵警告,稱任何想要在未來申請聯邦政府職位的學生,若轉發維基解密的電文連結,甚或僅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網站上討論泄漏的文件,都可能會丢掉求職前景。

衛報/CNN/紐約時報/赫芬頓郵報

可见中宣部的某些做法,其实也不是太过分。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于中国,就好象偷袭珍珠港于美国,纳粹德国于欧洲一样,永远是个不灭的电影题材。也许只有战争这种特殊的时期,才能将一个一个普通的故事,放大成人类光辉的形象,来感动人心,为剧本注入元素。但翻看多年这种以二战为背景的电影,我发觉描述德国和描述日本的电影有一个很重要的分别。就是抗德电影里面,不乏一些好心肠的德国人,暗地里在援助犹太人。比如《钢琴家》里的德国军官,《舒特拉的名单》里的舒特拉,或者小说《偷书贼》里的德国家庭。但抗日电影里,则完全没有这种对中国人表达同情的日本人,所有日本人都是杀人狂,强奸犯,变态虐待者。当然,这两场战争的性质确实是有所不同:德国屠杀犹太人是发生在自己国家境内,一般德国人都是亲身感受这种不公平待遇的;而日本军队则身处海外,一般日本人没有机会亲眼目睹这种惨剧发生。可是,撇除这个因素,还是没有日本军官对中国人伸出援手。或者,事实上有这种故事,但还没有被人发现。或者,压根儿就没有这种故事,所以电影无从改编。但无论如何,现在欧洲已经没有反德情绪了。德国人也深以纳粹为耻。可是在亚洲,反日情绪依然高涨。日本右翼势力依然在影响着日本的政局。亚洲国家要建立起像欧洲那样的互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感冒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要感冒,还记得八月份的中午在紫荆的阳台上晒太阳。不过巴塞的感冒来的晚了些,两个月之后才来。可能这要归功于这里的好天气。
每次感冒都是一场持久战。鼻塞,咳嗽,不断地咳嗽,咳得肺都要出来。我不爱抗生素,没试过。什么药用在我身上,应该说喉咙上都没有用。只能暗自祈祷,快点好起来。这次的感冒前奏挺长,在zaragoza的时候开始流鼻涕,回来的bus上开始说不出话。衣服不够,bus上空气不好,汗没焐出来。然后就开始了我的咳嗽噩梦。
听evina说了一种神药。据她说,她的喉咙用了两次这个药就恢复了,甚至在她抽烟的情况下。我听了如获至宝,赶紧去买,原来这种propolis是一种混合其他草药的蜂胶,有点中药的意思。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第一次用后感觉好像咳嗽真的少了些。但是第二天,我可怜的呼吸道又完全处于疾病的控制下。神药没能阻止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八仙果也试了,感觉还可以,只是实在是太难吃了。
由于感冒,这一周的攀岩和其他class也不能去了。怕是指力又回去了。

新闻一则

http://news.mingpao.com/20101027/gaa1h.htm

看完这段新闻,心里有点失落,甚至乎有点悲痛。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似乎正要从这个世界上慢慢消失了。近百年以来,西学东渐,很多中国人都放弃了某些自己的传统,过上了西式的社会。但家庭这个观念依然一直很受中国人重视,从每年春节大家一定要回家这一点,就可见一斑。但现在,似乎连家庭也没必要存在了。如果连李兆基这样一个传统保守,重视男丁的人,都能接受代母产子的话。那只要代母费用能普及下去,这个市场一定大有所为。到时候,大家都是从试管里出生,父亲母亲的角色变得模糊,甚至乎不再存在。很难想象这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其实我现在已很想知道,如果将来李家傑三个儿子问起自己的母亲是谁,他会怎样回答呢?

读《我的阴阳两届》

读王小波的“我的阴阳两届”,这句最好:

寂寞纯黑如夜,甜蜜如糖,醇如酒。但是现在我却受不了寂寞了,因为它不再是过去那个样子,既不黑,也不甜了;而是惨烈如白昼。

总喜欢想着每件事情结束的时候。是的,再艰难的事情也会过去,再辉煌的事情也会过去。我在阳台山背砖,在雪山上走的时候总是这样想。可是若现在也这样想就过于消极了。人生总有结束的一天,那何必过于计较得失。可是人生的风景就在于路途啊。所以还是深深地被浪的日记刺痛了。我到底是真的爱跑步,还是心里想着自己爱跑步。总是闷闷的,人生多没意思。于是今天果断的register了gym,在小抱石墙爬了一个小时。

巴塞

La merce 的最后一晚,Plaza Espana 的盛大烟火音乐表演,我当时曾暗想,就算只为这一场表演,在巴塞也是幸福的。巴塞确实是一个神奇和充满活力的城市,有着自由不羁的生活,慵懒活泼的海滩。只是如何孤独地去品味快乐,我还是没有做到。还好这里的人都是热情和助人的。走在城市的角落时,异乡异客的情绪却又止不住的泛滥。

为report抓狂的一个下午,以后还会天天有。只是丢自行车的下午,以后不会再有了。就是那样凭空消失了,一点痕迹都没有。巴塞的小偷是猖獗的,城市各处都是自行车的残骸,车轮,车架,被锁锁在柱子上。只是我没想到,三个锁,而且在学校门口,也会这样凭空消失。后悔当时没有买最贵最粗的锁。

心情很差,却又不是出奇的差。想要发泄,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曲終人散,媒體的報導漸漸的又轉移到別的地方去了。恍惚這個溫總理兩次到訪視察的地方壓根兒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似的。泥石流的成因到底是人為還是天然災害我們似乎永遠都無法知道,但無可否認的是,在過去50年,我們國家為了發展而進行了很多嚴重破壞生態的盲目開發。正所謂又因必有果,我們自己破壞了大自然,這種惡果由我們自己來承擔,原也很有道理。但如果我們細心一點,就會發現開發所得的利益都被發達地區的人拿去了,惡果卻由仍然住在當地的農民來承受。以舟曲縣為例,國家需要木材的時候,就派人來將所有樹木砍光。砍光了,人就走了。當地人完全沒有享受到用這些參天大樹建房子的好處,他們的後人卻要為這筆賬單付出自己的財產,家園甚至乎生命。這難道公平嗎?
同樣的問題,其實也體現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國圖瓦盧,斐濟等太平洋島國在未來數十年就會因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沒。西方國家在過去一百多年憑藉燃燒石油等天然資源,搖身變成發達國家。可是這份賬單也是同樣要由別人來付。作為一個人類,我們又能做什麼?

社会杂谈(2)

最近在读钱穆的“中国文化丛谈”,读到下面一段,觉得很不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把今天一般现象来看,我们中国人在其内心深处,好像并不希望真做一个中国人。似乎模模糊糊地在不知不觉之间便不像一个中国人。中国人有名有姓,现在的中国人却都改了名。C.P.王,乔治张,这样的称呼早已很普遍。我在香港去看香港大学的中文系毕业试卷,全部中文系学生都不写中文名字。如写C.K.王,他还保留一个王字,我知道他是中国人。也有纯粹用英文的,王字也不见了。我想这是哪里来了一大批青年来学我们的中国文学的呢?我到马来亚大学去,那里的中国青年,姓名都变了更不用说。马来人泰国人很想把大街上中国店铺悬挂的中国字招牌都禁止,中国人很不高兴,但中国人自己的中文名字却先自取消了,这不是一块十足的中国牌子吗?在日本,那里的中国字招牌却还多。以前在大陆,纵使内地交通不便,外国人少到的地方,也有些店铺在中国字招牌上加上一些英文翻译,好像没有英文字的招牌便使这店铺地位降低,不值钱。我曾想,那些改用英文名的人,将来成了人物,写进历史,那不是明明是一本中国史,也变成了英国史美国史了吗。我想我们此刻要来复兴中国文化,不如先来一个运动,要中国人用中国名,不要改写英文字。这个运动很简单,我们暂不要讲孔子,孟子,这些太高了。我们先来做一个中国人,简单一点,先来复兴用中国姓名,好不好呢?

其次是讲中国话。比如在香港,中小学生都讲英语,有时叫一辆汽车,开车的也讲英语,这都不管。随便说句话,中间不重要处用中国话说,遇重要处变定要用英文,好像用中文便表达不出这个意义,这一层影响可大了。我们自己的招牌改称C.K.王,这可在外国通行,到外国去,入境问俗,把自己姓名改一改,还可以。但他硬认为他心里这个意思,用中国文字便无法表达,讲中国话和他不对劲,不合他心意,如此一来,不仅中国是一次等国家,中国民族便是一次等民族。碰到学术上,理论上,高深一点的,非用英语不可。而且用了英文,他心里会感到舒服,痛快,那影响可真不浅。我想我们能不能讲话要讲中国话呢?有些,如Yes,No之类,讲英文不打紧,但讲到一句重要话,就非讲中文不可。如说三民主义便就说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就是五权宪法,不该翻译了英文讲。像此之类,说仁道义,仁和义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块招牌,我们该用中国字讲中国话。现代西方学者,讲到中国学问,他们就只翻个音,有时还注上一个中国字。如孔子讲仁,老子讲道,他们都翻音。中国人更客气,认为他所讲全是英美人意思,不是中国人意思,所以简直就满口讲英语!所以我说,要复兴中国文化,先来多讲中国话,好不好呢?

以上文字虽然写于上世纪60年代,但现在情况好像依然在发生着。我本人很讨厌那些说话老是夹带英语的人。倒也没有什么国家民族的元素,只是听起来总觉得特别刺耳。可能我心底对自己中国人的身份比较认同吧。

破碎的笔记本续集

自从上集说到我将笔记本摔破之后,首要任务当然是将之修好。经过详细的检测后(就是将笔记本插到普通屏幕上看看有没有坏),初步确定只有屏幕被摔坏了,其他部分都是正常工作。于是最简单的想法马上涌上心头:换屏幕。
由于之前听一个同学说过可以自己把屏幕拆开加装触摸屏,所以第一个想法不是拿去修,而是自己去买个屏幕回来换掉。在网上搜了几分钟后,找到一个英国的网站,专门卖屏幕的,价钱比较贵(大概500多港币),而且运费还要200多港币,差不多值半个屏幕的价钱了,所以不予考虑。可是这个网站上有视频教你怎样换屏幕,所以在这里推荐一下(我就是跟这个视频做的)。
http://www.laptop-lcd-screen.co.uk/laptopparts/video.asp

之后,就转战去ebay上找了。在ebay上确实能找到不少适合n120的屏幕,而且价钱也比较适中,只需要340元港币左右。可是几乎所有都是在外国的,运费就要50美元,完全划不来。这个时候,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想起这些零件不都是在国内生产的吗?自己家门口的东西,又何必在外面求呢?就这样,我直接上淘宝网一搜,价廉物美的屏幕尽数呈现在我眼前。最后,我挑了一家连运费350的商家。只隔一天,对方的屏幕就已经送到了。完全就跟原装的屏幕一模一样。跟着上面的视频安装之后,整个笔记本焕然一新。这篇教程就是在这台复活后的笔记本上敲的,哈哈。不错吧?

事后去了深水埗的高登电脑一问,居然索价800元。虽然是包安装,可是也赚太多了,喀喀。